發布日期:2015-11-26 瀏覽次數:21369
通常而言,水泥泛指一切能夠硬化的無機膠凝材料;狹義而言的水泥則專指現代水泥,即具有水硬性的膠凝材料。水泥起源于膠凝材料,是在膠凝材料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和發明的。
1842年英國人阿斯普丁發明水泥,因外觀和當時常用于建筑中的波特蘭島上出產的巖石相似,稱之為“波特蘭水泥”;
90年代后,國內水泥工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、增大大型新型干法窯的比重,限制、淘汰、改造提高小立窯、加快水泥工業技術進步,向水泥強國轉化。
現代水泥生產工藝圖
水泥生產中的原料、 半成品、 成品均為粒塊狀或粉狀固體物料, 對其進行料位測量的場合很多, 除生料、 煤粉、 水泥、 混合材庫外, 篦冷機下料、 立窯的卸料等工藝環節都有應用。隨著水泥生產自動化水平和控制系統可靠性要求的提高,料位測量控制的作用日益突出。按生產工藝要求,料位測量裝置有兩類, 一是限位料位檢測, 即料位開關, 一般有上、下兩限個檢測點。一旦料面達到預先設定的料位, 即發出控制信號, 使喂料或卸料設備進行相應的動作。二是連續料位測量,有定時測定和需要時進行測定兩種工作方式, 用于較精確掌握料面高度的場合。有時為較好滿足工藝要求,在一個料庫上既設置連續測量的料位計又配置固定高度的料位開關, 即兩種料位計各司其職互相補充。實際采用的料位計種類很多必須針對不同工藝物料要求、不同料庫選用不同的料位計。